close
大家都說日本產品的包裝太多層,售價有一半是在買包裝。
大家都說要節省資源,不要包這麼多層,賣便宜一點,這樣大家也會來買。
是真的嗎?真的大家都會來買嗎?

分享一個案例。
7-11最近推出的零食,就惡魔kitty系列。那時陳婷娜拿給我看的時候,叫我猜多少錢,我猜65元,一看售價,才15元,因為我"覺得",有掛上kitty應該就不便宜。後來吃的時候,才發現原來是「甘百世」做的,甘百世的巧克力售價都普遍低。
昨天去頂好超市的時候,發現一模一樣的巧克力棒,但外包裝就是甘百世自己包裝盒,售價也是15元,但我就不覺得它應該賣到更貴的價錢。
看出來了嗎?一包巧克力棒,因為包裝不同,我竟然願意用更貴的價錢去支付。我猜的價錢,就是我預期的價錢,(但我願意支付的大概只有3~40左右,這是消費者心理學的一個課程。)因為包裝不同,就可以收取更高的價錢,這是包裝很神奇的一個效果。

我一直都知道製造業跟服務業有很大的不同,我也知道我們公司正要從製造業走向服務業,我更知道我們公司還沒準備好,但卻已經想要賺錢了。我所不知道的是,他們竟然以為這是理所當然,消費者一定會來買的。

我很欣賞林志玲說一句話,那時她剛出名,大家質疑她是不是花瓶。她說「花瓶嗎?那也是對我的外表的一種肯定,但我相信大家會慢慢注意到我的內容的」
她這句話說了很多重點,首先當然是她的智慧及高EQ,但是,也說明了一般人先看"外表"的情形。如果外表不好看,也沒有人願意再繼續看內容了。

而包裝的學問就很大了。
可粗分為:內包裝、外包裝、有形包裝、無形包裝。
當然首重的就是產品包裝,那是一個產品的"外表",取決於它是林志玲還是路人甲,甚至恐龍妹。但是,有形包裝又跟無形包裝相輔相成。除了林志玲的臉孔,還要塑造她成為氣質高雅、品味出眾的名模。這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。成功塑造成名模後,又要讓她參加活動,增加可見度及實用性。然後,就能撈錢撈很久。(不要說沒撈錢喔,每個廠商靠林志玲賺了多少錢,自己心理有數)

名模,也和世面上的新產品一樣,10年前還沒有名模這個名詞呢!!
名模的塑造過程,不就和新產品上市一模一樣嗎?
除了包裝,下次再來講別的主題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lian081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